![]() |
光頭山遇牛記
張奇奇
在保護區開展野外調查工作,常常與野生動物不期而遇,記得有一次,我跟隨《瀕危物種羚牛保護與解瀕技術開發》項目調查組,在光頭山區域開展外業調查工作,這天根據安排,我和段文東,藺俊武一組,沿著樸木梁區域開展調查,尋找著羚?;顒拥暮圹E。
8點不到我們就來到了三岔路口,天氣不錯,我們的運氣也不錯,沿著梁脊在冷杉林與松花竹叢里穿行,沒有走多遠,就發現了羚牛足跡和新鮮的糞便,空氣里彌漫著羚牛特有的氣味,一定是剛剛有羚牛經過,沿著痕跡我們小心翼翼的追尋著,寂靜的林子里,幾聲竹枝被折斷的聲音,讓我們警覺起來,這應該是羚牛在取食竹子的聲音。
濃密的竹叢,讓人看不清周圍的環境,沒辦法判斷出羚牛的數量和準確位置,我們幾個也不敢貿然行動,怕和羚牛來個親密接觸,這個脾氣暴躁的大家伙可不是好惹的,我們看了看四周的環境,在我們西北側有一塊凸起的大石頭,于是我們就爬上了這塊大石頭,這時才看清在離我們的下方,茂密的松花竹叢里,幾只白色的身影若隱若現,就是正在進食的羚牛,這幾只羚牛依靠自身靈敏的聽覺和嗅覺,估計早就感覺到了我們這三只“兩腳獸”的到來,但是他們卻沒有離開,估計是認為在它們的地盤里,我們對他暫時構不成啥威脅。幾只羚牛在進食的同時,時不時的抬頭看看石頭上的我們,對我們投來了“王之蔑視”般的眼神,我們也不敢輕舉妄動,只能在石頭上拍照,記錄各種調查數據。
在我們饒有興趣的觀察著面前的幾頭羚牛時,身后傳來一些響動,轉頭一看,原來是大大小小二十幾只羚牛,早就出現在了我們身后,高大威猛毛色金黃的頭牛,帶著他的家人們站在陡峭的山坡上也在觀察著我們,一雙雙大眼睛盯著我們三個,估計是嫌我們擋住了他們去覓食的道路,幾只背上還是黑色的羚牛寶寶,急切的沖到了群牛的最前面,也想知道發生了什么。
一只哨牛,試探性的向我們走了幾步,頓時讓我們緊張起來,雖說這塊石頭有將近兩米高,可是對于在高山上如履平地的羚牛來說這不算什么,它要是一躍而起,肯定是能來到石頭上這時我們就無處躲藏了。
在羚牛們注視下,我們幾個走也沒處走、留也不敢留,就這么僵持著,真怕后面的羚牛一躍而起來到石頭上。估計是牛群的頭牛有些不耐煩了,他第一個跳下了陡峭山坡,從心驚膽戰的我們身邊跑了過去,其他羚牛也跟隨著頭牛的步伐,一起沖了下來,連同下面那幾羚牛也跟著一起飛奔起來,頓時間羚牛們喘息的聲音、奔跑的聲音,樹枝折斷的聲音、滾石的聲音此起彼伏,在山谷間激蕩著。羚牛們在展示了它們高山王者的風姿之后,消失在濃密的山林里,看到它們快樂的生活在山巔,我對我們的生態保護工作有了更深的認識。
2020年4月20日,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西考察調研,首站來到我們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并強調指出:“秦嶺和合南北、澤被天下,是我國的中央水塔,是中華民族的祖脈和中華文化的重要象征。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,對確保中華民族長盛不衰、實現‘兩個一百年’奮斗目標、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?!边@更加堅定了我們強化生態保護主業職責,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的信心和決心。
多年來,牛背梁保護區通過大量工作,使區內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持續好轉,主要保護物種種群數量穩步回升,這既是保護區嚴格貫徹落實國家相關保護政策,用實際行動踐行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理念的重要體現,也是保護區保護成效顯著的有力證明,我們將一如既往的按照“堅持強化主業職責,穩步推進規范化管理,鞏固提升保護區優勢”的工作思路,落實好“政治強、業務精、形象好”的生態綠軍、生態衛士建設要求,以務實有效的行動,為奮力譜寫牛背梁自然保護區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盡力。(老林保護站)
下一篇:傳承綠色精神,踐行保護使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