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解讀之規劃篇
西部網訊(陜西廣播電視臺《陜西新聞聯播》記者 張蓉 黨璽) 2017年3月1日,《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開始施行,旨在保護秦嶺生態環境,維護水源涵養、水土保持功能,保護生物多樣性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,推進生態文明建設,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。
《條例》規定,秦嶺的開發建設活動應當遵循先規劃、后建設的原則。涉及秦嶺的各類區域規劃、專項規劃應當符合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要求,并依法進行規劃環境影響評價,各類專項規劃之間應當相互銜接,逐步實行多規合一?!稐l例》劃定了秦嶺的禁止開發區、限制開發區和適度開發區。規定在禁止開發區,不得進行與保護、科學研究無關的活動。限制開發區,在保障生態功能不降低的前提下,可以進行生態恢復、適度生態旅游、實施國家確定的能源、交通、水利、國防戰略建設項目。除禁止開發區、限制開發區以外的適度開發區內,可進行開發建設活動,但應當符合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要求。
《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解讀之植被保護篇
西部網訊(陜西廣播電視臺《陜西新聞聯播》記者 翟羽佳) 根據《陜西省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》,秦嶺范圍內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自然恢復為主,與人工修復相結合的原則,采取封育保護、退耕禁牧、還林還草,以及植樹造林、水土保持等措施,提高植被覆蓋率,改善秦嶺的生態環境。
《條例》規定,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實施秦嶺植被保護。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并落實天然林、天然草甸保護的優惠政策和措施,做好保護工作。國家劃定的秦嶺天然林保護范圍,不得擅自變更;秦嶺二十五度以上的坡耕地應當逐步退耕還林還草。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禁止經營性采伐;秦嶺范圍內的縣級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合理規劃,采取工程措施、植物措施和保護性耕作等措施,控制區域水土流失面積,減少水土流失。同時,秦嶺范圍內的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林區防火責任制,制定森林防火應急方案,落實防火責任,做好森林防火工作。